top of page
(潘杰勝/拍攝剪輯)
從數據統計資料中,得見毒品黑手早已伸入校園。僅憑目前的校園毒品防範辦法,似乎無法全面遏止;各部會共同合作運作,仍有所缺失;而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》2次重大修正,是否能讓毒品黑手遠離校園?透過「天秤上的少年與毒品」專題報導帶您一探究竟。
【數據來說話】
圖解台灣毒品犯罪現況
圖表製作/曾鈺閔
撰文/曾鈺閔、黃子暘
校園毒品究竟有多氾濫?在探討校園數據前,勢必得先對毒品在台灣社會的危害情況有全面且初步的理解。暫且不討論校園,先將目光鎖定於社會層面,讓法務部統計的資料數據來對「台灣整體毒品犯罪」進行說明。
綜觀六都毒品犯罪率起降 新北市居冠10年
依據「2009-2018年六都毒品案件件數」趨勢圖來看,可以發現六都地區皆在2014年至2015年間呈明顯飆升,新北市的上升趨勢最為顯著,始終是毒品發生最嚴重的區域,在2017年達到11,131件的最高峰。
調部辦公室主任檢察官聶眾認為,因毒品犯罪有許多種可能,若將運毒、販賣、施用等綜合來看,新北市可能因為轄管區域較大,又位處台北市(都會區)周邊,導致犯罪人口較多。

▲調部辦公室主任檢察官聶眾
六都毒品